【藥名】復方丹茵膏 fufangdanyingao
【處方】茵陳、丹參、柴胡、白茅根、板藍根、甘草、大棗、蔗糖。
【制備方法】除蔗糖外七味藥,加水煎煮三次,合并煎液,靜置,濾過,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.30 (熱測)以上,加蔗糖240g,加熱熔化,混勻,濃縮至規定的相對密度,即得。
【藥方分析】復方丹茵膏由8味藥物組成。黃疸病多因濕熱阻遏郁蒸,熏染肌膚而發黃疸,治以清熱利濕為主。方中茵陳苦微寒、白茅根甘寒,清熱利濕除黃為君藥。丹參苦微寒,活血祛瘀涼血;柴胡苦平,疏肝解郁,板藍根苦寒,清熱解毒涼血為臣藥。大棗、蔗糖扶正健脾和胃為佐藥。甘草瀉火解毒,調和諸藥為使藥。諸味配合,共奏清熱利濕,解毒退黃,疏肝和胃之功。
【劑型規格】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體;味甜、微苦。每瓶裝120克、240克、480克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利濕,解毒退黃。用于急性傳染性肝炎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0克(相當于2湯匙),一日2次。小兒酌減或遵醫囑。
【使用禁忌】尚不明確。
【臨床應用】復方丹茵膏系清利濕熱退黃之劑,多用于治療黃疸、脅痛等病。運用本方的基本指征為:身目俱黃,小便黃,脅痛口苦,脘腹脹滿,食欲不振,舌質紅,苔黃或兼厚膩,脈弦滑或弦數。具體運用如:
1.黃疸:表現為身目俱黃,黃色鮮明,發熱口渴,脘腹脹滿,食欲減退,或惡心厭油,口干而苦,小便短少黃赤,大便不調,舌紅苔黃或黃膩,脈弦滑或弦數。西醫之急性黃疸型肝炎,見上述表現者屬之。
2.脅痛:表現為右脅脹痛或兩脅脹痛,口苦,脘腹脹滿,納呆泛惡,乏力,便秘或失調,小便色深黃,舌紅苔黃或黃膩,脈弦或兼數。西醫之急性無黃疸型肝炎,見上述表現者,按此辨治。
【藥理研究】①經臨床觀察512例急慢性傳染性肝炎,總有效率為100%,治愈率為70%以上。②現代研究:丹參有改善外周循環,加快微循環血液流速,增加毛細血管網等作用,能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,抑制過度的纖維母細胞和腫瘤的生長。此外,對代謝免疫,神經系統等也有一定的影響。茵陳有顯著的利膽作用和較強的解熱作用(新中成藥便覽,175頁)。
【貯藏】置陰涼干燥處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