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名】調經補血丸 tiao jing bu xue wan
【處方組成】當歸(酒制)、熟地黃(酒制)、續斷、白術(土炒)、益母草、丹參、香附(制)、木香、雞血藤膏。
【制備方法】以上九味,除雞血藤膏外,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,第一次2小時,第二次1小時,合并煎液,濾過,濾液濃縮成清膏。其余當歸等七味,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。每100克粉末加煉蜜80~100克和益母草膏、雞血藤膏,混勻,制成大蜜丸;或用水泛丸,低溫干燥,以百草霜包衣,干燥,即得。
【藥方分析】本方從《景岳全書》之七制香附丸加減化裁而來,具有理氣和血、補血調經之功效。主治血虛、氣滯、血瘀之月經不調。方中以香附、木香疏肝理氣、解郁為君藥,行氣活血止痛以治標。當歸、熟地黃、丹參有四物湯之意,養血活血,祛瘀通經;雞血藤、益母草活血化瘀,調經止痛,五者共為臣藥,助君藥調經養血以治本。佐以土炒白術健脾益氣,以培補后天之本,生化氣血。續斷填精補髓,行氣血、補肝腎,溫補腎元,以養先天。合方共奏理氣、養血、通經、止痛之效。本方既注意行氣活血以治標,又重視養血調經以治本。同時培補后天,資生氣血,頤養先天,填精補髓。故尤適用于體質虛弱,氣血不足而又情志抑郁之月經不調、經閉、痛經、白帶清稀、久不受孕者。
【功效與主治】理氣,養血,通經。用于血虛氣滯之月經不調、腰酸腹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口服,大蜜丸每次1丸;水丸每次4~6粒,每日3次。
【劑型與規格】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或黑色而有光亮的水丸,水丸除去外衣顯棕褐色。大蜜丸氣微,味苦、微甜;水丸味苦。大蜜丸,每丸4.5克;水丸,每粒0.3克。
【使用禁忌】
1、孕婦禁服。
2、忌食寒涼、生冷食物。
3、服本藥時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。感冒發熱者忌服。
4、服用避孕藥后,出現月經量少者不宜服用本藥。
5、平素月經正常,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過期不來者,應去醫院就診。
【臨床應用】本藥系對于素體氣血不足,又肝氣不舒之婦科病患者所設,為臨床調經養血之常用藥。其主要證候特點為:月經不調,趕前錯后,月經量少.血色紫暗,夾有小血塊,行經少腹脹痛,腰背酸痛,白帶清稀量多,甚致經閉不行,久不受孕伴有面色無華、心慌氣短、胸脅兩乳脹痛、心胸煩悶、舌暗淡、苔薄白、脈細澀。屬中醫之血虛、氣滯、血瘀的病機。
【貯藏】密閉,防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