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材來源】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。
【性狀鑒別特征】呈圓柱形,稍扁而彎曲,兩端平截,長8~30cm,直徑1.5~6cm;表面淺棕黃色、白色、黃白色或淡黃色,有的可見淺棕色外皮殘留及須根痕。體重,質堅實,不易折斷,斷面白色,粉性。中藥材飲片呈片狀(斜切片)、條狀(縱切片),性狀如下圖。市場流通的商品多數為山藥切制而成的飲片。味淡,微酸。
【性味與功效】甘,平。補脾養胃,升津益肺,補腎澀精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15~30g。
山藥原植物薯蕷的栽培圖
山藥原植物薯蕷的局部圖
山藥藥材
山藥藥材
山藥飲片(經脫水處理)
山藥飲片(經干燥處理)
【混淆品、偽制品】
“大薯”(山藥混淆品)
曾發現有用“大薯”或其他植物的根莖、塊莖充作山藥用,來源待考證。
“大薯”(山藥混淆品)
“大薯”(山藥混淆品)
番薯(山藥混淆品)
為旋花科植物番薯塊根加工成的干燥切片。
長方塊片狀,長2.5~6cm,寬1.2~2.5cm;表面白色,顆粒性,邊緣有較厚的皮部,易剝離。質脆,易折斷。味微甜,嚼之有番薯味。
番薯(山藥混淆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