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藥名】白鶴靈芝 baihelingzhi
【別名】癬草、白鶴靈芝草、仙鶴靈芝草、大葉靈芝草、假紅藍。
【英文名】Kurz.Twig and leaf of Bignose Rhinacanthus
【藥用部位】爵床科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(L.) Kurz [Justicia nasuta L.;Rhinacanthus communis Ness]的枝或葉。
【植物形態】灌木,高1~2米。幼枝被毛。葉對生,卵形、橢圓形或長圓形,有短柄;▎紊2~3朵排成小聚傘花序,花冠管延長,2唇形,白蒴果長橢圓形,種子4;蛏贁。
【產地分布】野生于丘陵或平原的荒地、路邊、河旁等處。分布于廣東、云廣西、福建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收。在離地面8~10厘米處割取枝葉,曬至七八成干時捆扎成把,繼續曬至全干即可。
【藥材性狀】白鶴靈芝的莖略呈類圓柱形,有6條細棱的縱皺紋。嫩莖灰綠色,老莖色,節稍膨大。老莖質堅硬,難折斷,斷面呈纖維性,木質部淡綠色,髓色。葉對生,有短柄,葉片橢圓形,全緣,黃綠色。氣清香,味淡。
【性味歸經】味甘、淡,性平。歸肺經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清肺止咳、利濕止癢。屬殺蟲止癢藥。
【臨床應用】用量10~15克,煎湯服。外用適量,鮮葉配75%酒精共搗爛,水洗患處。用治肺結核早期。外用治體癬、濕疹。
【藥理研究】白鶴靈芝具抗真菌、病毒的功效與作用:從葉和莖中提取的萘并吡喃衍生物3,4-二氫-3,3-二甲基-二氫并[2,3-b]吡喃-5,10-二酮對小稻枯萎病病原體有強抗真菌作用;白鶴靈芝素E、F均有抗病毒活性。
【化學成分】白鶴靈芝的莖葉含3,4-二氫-3,3-二甲基-二氫柰并[2,3-b]吡喃-5,二酮、白鶴靈芝醌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尚不明確。
【配伍藥方】1.治肺結核早期:鮮白鶴靈芝枝葉30克。加冰糖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2.治各種體癬,濕疹:鮮白鶴靈芝枝葉矢量。加煤油或75%乙醇,共搗爛,涂患處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