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處一】散血膏,出自《證治準繩·瘍病·卷六·外治藥方》
【組成】鮮耳草葉、鮮澤蘭葉各20克。
【制法】上述藥物搗爛成膏狀備用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利水消腫,活血止痛。
【適應證】跌打損傷,刀斧砍傷以及家畜、野獸等咬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刀斧砍傷破皮損肉者先用羊毛餅貼于傷口,然后再將此膏藥貼于患處。在瘡口四周用截血膏敷貼。
【說明】羊毛餅制法為:將雞蛋清、桐油各20克攪拌均勻,然后將羊毛碾碎,一起攪拌均勻后攤成薄餅狀。另一法使用此方時不用羊毛餅,用金毛狗脊毛鋪于患處,然后再在周圍敷上此膏藥。
【特別提醒】外用,禁內服。
【出處二】散血膏,出自《審視瑤函·卷六·眼科針灸要穴圖像》
【組成】紫金皮、白芷、大柏皮、大黃、赤小豆、南星、寒水石、姜黃各15克,生地黃500克。
【制法】上藥除生地黃各等分,為細末,備用;生地黃熬汁成膏,入細末,調勻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。
【適應證】治赤腫不能開,睛痛熱淚如雨。
【用法用量】敷眼四周。
【說明】方中南星有毒,慎用。
最近更新時間:2022-08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