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陽耗陰,大熱大辛。
內溫外暖,臟骨膚筋。
下補上益,命門脾心。
起死續命,斬關奪門。
引火歸元,外敷猛軍。
霍光專權,皇后命殞。
宣和私藏,皇帝屈尊。
【形態采制】
附子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塊根上附生的子根(或馴側根)的加工品。母根(塊根)叫川烏,未經加工的烏頭子叫生附子。烏頭(川烏)與附子來源同一植物,不能混淆。主產四川、陜西。四川綿陽所產為地道藥材。尖長者又名天雄,有鹽附子、黑附子之分。
【傳說故事】
附子入藥始于《神農本草經》,有大毒。李時珍云:“烏附毒藥,非危重病不用,用之不當,致禍甚速!
宋代蔡滌《鐵圍山叢談》記載:皇宮中在宣和殿有一小庫,為“天子私藏也”。乙已歲冬,魯公得疾甚重,皇帝親自問,醫者回奏應用附子之藥。帝命管庫內侍送來附子,皇帝選四個,每個有拳頭大小,賜給魯公。一重有三兩四錢,一重三兩二錢,另兩個為二兩八錢。蔡嘆日首次見到。從這一故事中可知附子確是一味要藥,皇帝都要親自過問。
《前漢書·;外戚傳》記載:霍光專權,女為帝妃,欲起女貴,串通女醫淳于衍,用大毒之藥附子制成藥丸毒殺了臨產的皇后。這是最早的附子殺人案。宋代林景熙《越州陶山附子崗》詩曰:洞霞疑按臺峰近,石?崭钍竦离y。一種靈苗人不識,半山霜露夜痕干。
古人云:“附子其用有三:一是去臟腑沉寒,二是補陽氣之不足,三是溫暖脾胃!鄙朴脺責嶂幍母]材說:“保命之法,艾灸第一,丹藥第二,附子第三!备阶訛槔m命起死之要藥,人參、附子、五味子、麥冬、童便是五物回腸湯,挽垂危于萬一。
明代張仲景稱頌:“附子、大黃為藥中之良將,人參、熟地為藥中之良相!庇莶谄洹夺t學正傳》中說:“附子,續命之要藥。附子稟雄壯之質,有斬關奪門之氣!辈≡谖<敝H,非此不救;蛟桓阶幽岁幾C之要藥,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,用之得法可救命于頃刻。
有一人叫沈良臣,患痰嗽,晝夜不能寢,多醫無效,眾說紛紜,或火、或濕、或氣、或風。湯藥雜投,均無效果,幾至送命。沈良臣的兒子求到張致和的門下,診脈后,脈沉,而且濡濕痰生,寒也,宜用理中湯加附子。服后當夜嗽喘兩平,調理后愈。
外用引火歸源,《摘玄方》治療活上行,自感背內發熱如火灸,用附子末,津調涂涌泉穴,引火下行,背熱自除!督涷灧健分委熅没伎诏弻儆谔摶馂榛颊,附子末醋、面調,貼足心,男左女右,日再換之!镀諠健分委煴菧Y、腦泄、流鼻血或清涕反復不愈者,用生附子末、蔥涎和如泥,貼涌泉穴亦有效。
最近更新時間:2015-01-14